在這偌大的世界裡,如此芸芸眾生之中,
我難道就只能做一個小小的生產者嗎?
生產者聽起來好弱,
好像一輩子都是在基層給人奴役的對象。
我不喜歡我是生產者,為什麼我是生產者?
當你得知自己在人類圖中的設計,屬於生產者的時候,
你也有類似的疑問嗎?
乍聽之下,占人口7成的生產者,
真的是又low又不特別,
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?
人類圖的核心原則,
總是在告訴我們每一個人都很獨特、很有價值,
我們要能找到真正屬於自己、適合自己的生存之道,
一條通道跟四條通道的沒有強弱之分,
中心有定義或無定義都沒有好壞差別,
我們都有自己的課題要面對,
都有困住個人的制約要克服,
基於此,你還相信生產者是比較差勁的設計嗎?
確實,就其他類型來說,
顯示者的自信、積極;
投射者的敏銳、整合;
反映者的獨特、清明;
相比之下,生產者好像真的有那麼一點普通跟無聊?
但如果身為生產者的你,這麼認為自己,就真的大錯特錯了!!
每一個類型都有自己來到世界的理由,
我們每一個人占據世界不同的角色,
給予這個地球持續前進、發展的能量,
而每一個類型都在用著自己獨特的方式成就自己、他人與社會。
生產者與顯示者都屬於具有穩定能量的類型,
只是前者是生產能力,而後者是發起能力。
生產者由於薦骨中心有定義,
而薦骨中心往往又與生命能量息息相關,
也因此具備此能量的生產者們,
無論是純生產者亦或者顯示生產者,
都是孕育這世界生命、擁有能量的重要來源。
很多人常常忽略又或者忘記的是,
[創造力]是生產者的閃光點,
我們往往會注意到生產者持久的動能,
誤以為生產者們可以沉浸於工作都不會疲乏,
但若一個生產者除了無限的勞力之外,已無其他,
那這絕對會是一個生產者最挫折、沮喪的時刻。
生產者被設計來熱愛自己的工作,
不是為了成為他人的棋子,
而是要不斷創造出各式各樣的事物或成就,
使得生產者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,
並且,讓這世界充滿豐富的生命力與活力。
因此,占多數的生產者可說是孕育這個世界的重要功臣,
但卻在長久以來的錯誤期待與能量運用之下,
成為了我們腦海中所誤以為的[勞動者]。
此外,我們對[勞動者]通常具備錯誤的刻板印象及負面標籤,
在華人文化中,[萬般皆下品,唯有讀書高]的思想根深柢固,
使得許多父母時常拿來教育孩子念書的警世寓言,
就是和孩子說[不好好念書,以後就做工]。
但請試想,一個社會倘若全部只有手持筆墨的書生,
你真的相信世界還能持續運作嗎?
這社會固然需要有研發人員持續探索未知,
但這些新東西被發現之後,
倘若沒有人將之具象化、甚至無人可以持續使用傳承,
那這樣的文明,又要如何延續?
如果沒有農夫務農,魚夫打漁,我們何來每日的食糧?
假使沒有工人建造房屋,司機駕駛交通設施,人們又該何去何從?
再者一間有規模的公司只有老闆、上司,縱使有三頭六臂恐怕也無法經營,
生產者生存在各行各業之中,不斷透過自身的創造力來成就這個世界,
你以為他渺小得可有可無,但實際上絕非如此。
所謂的勞動者,其創造出的一切遠比你想像的更強大與充滿可能性。
無論今天你可能是一位藝術家,工作目標是要打造一個又一個驚人作品,
又或者你可能在日復一日的行政工作中,確保單位各事項得以順利完成,
各種[勞動]之間沒有分別,無孰優孰劣之問題。
我們都在成就與創造,而這就是生產者的可貴之處;
我們不是只能聽從他人、毫無思考能力及創造力的工具,
而是具備充沛能量與建造世界萬物的穩定創造源。
講了這麼多,身為生產者的你,是否看見自己的核心價值了呢?
從今天起,試著更加熱愛自己生產者的身分吧!:D
推薦你,專屬於生產者的情書[人類圖去制約之旅:一個人的革命]
作者瑪麗‧安‧溫妮格是人類圖創始者拉‧烏盧‧胡親自教授的第一代分析師,
本身是位6/2的純生產者,在這本書裡,她訴說了自己如何踏上個人的去制約之旅,
作者的心路歷程有掙扎,也有苦痛,去制約之旅一定是不容易的,特別當你被制約的更多。
但瑪麗透過親身示範,讓我們看見以及相信,走過這一切的釋然與海闊。
因此將此書推薦給每一個生產者,讓大家走在這條找回自己內在權威的道路上,能更無畏與平和。
--後記--
我在上一篇意志力中心順便偷偷洩漏了自己的心情,
很謝謝留言鼓勵我的網友,
有你們的相信讓我感覺安心了許多,
十分謝謝你們的等待與包容。
願你們每天都能沐浴在愛與溫暖之中 <3。